阳光下的维也纳:当莫扎特的旋律邂逅多瑙河畔的葡萄佳酿
- Aileen Lee
- 4天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天前

(奥地利葡萄酒产区瓦豪Wachau)
在奥地利的月光下,多瑙河的波光与葡萄园的露珠交相辉映,仿佛每一滴酒液都藏着一首未完成的圆舞曲。这里是音乐与美酒的圣地,是海顿的故乡、莫扎特的舞台,也是绿威林葡萄(Grüner Veltliner)摇曳的沃土。当金色大厅的琴声飘过维也纳的街巷,酒庄里的橡木桶正酝酿着风土的私语——奥地利,用旋律与芬芳书写着独一无二的浪漫。
01
音符与葡萄藤的双重奏

(奥地利葡萄酒产区维也纳Wien)
维也纳的清晨,从一杯绿威林干白的清澈开始。这座“世界音乐之都”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孕育了贝多芬的《命运》或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更在于它是全球唯一在都市中心拥有600公顷葡萄园的首都。音乐与葡萄酒,如同奥地利灵魂的两翼:一个用旋律雕刻时间,一个用风土封存四季。
奥地利的葡萄酒,是自然与匠心的诗篇。这里有全球最高的有机葡萄种植比例(21.5%),有家族酒庄代代相传酿酒的执着(95%的奥地利酒庄是家族经营),有绿威林、长相思和雷司令白葡萄酒的清澈与灵动,更有茨威格(Zweigelt)、蓝佛朗克(Blaufränkisch)和圣劳伦特(Sankt Laurent)红葡萄酒的精致与深邃。每一瓶酒,都是阿尔卑斯山风与多瑙河水的结晶——轻盈时如小步舞曲,浓郁时如交响乐的高潮。
02
风土的阶梯:奥地利葡萄酒的金字塔

(奥地利葡萄酒产区克恩滕Kärnten)
若说勃艮第是葡萄酒的“古典主义”,奥地利则是“浪漫派”的代表。由90多家奥地利顶尖酒庄成员组成的ÖTW(奥地利传统酒庄联盟)用20年时间,发起了奥地利葡萄园的三级分级制:大区级(Gebietswein)如宽广的序曲,村庄级(Ortswein)似深情的咏叹调,而单一葡萄园(Riedenwein或Lagenwein)则是独奏家的华彩乐章。单一葡萄园又分一级葡萄园(Erste Lage)和特级葡萄园(Grosse Lage),而一级和特级葡萄园的葡萄酒,像极了莫扎特的《安魂曲》——典雅、多层次、深邃,令人遐想。
“一级葡萄园需至少用五年证明自己,才能晋升特级。”ÖTW的首席执行官 Michael Tischler-Zimmermann对笔者说。这种严谨,恰似维也纳爱乐乐团对每个音符的苛求。奥地利于2023 年推出了《葡萄酒集体法令》(The Wine Law Collective Decree 2023),为全国性的葡萄园官方分级体系奠定了法律基础。
“2023年集体法令明确了奥地利的葡萄园能够按照标准化体系进行正式分级的法律基础”,奥地利葡萄酒营销局(Austrian Wine Marketing Board)首席执行官Chris Yorke说,“是否再对单一葡萄园进行一级葡萄园与特级葡萄园的分类,取决于每个具体的葡萄酒产区。”
03
当莫扎特遇见绿威林:奥地利音乐与美酒配搭的艺术

(奥地利葡萄酒产区施蒂利亚Steiermark)
音乐能改变你对葡萄酒味道的感知?常驻德国的葡萄酒大师Konstantin Baum MW做过一个有趣的品酒实验并给出了答案:在莫扎特的古典音乐中,长相思的酸度变得更柔和;红葡萄酒的单宁也变得更柔顺,如同月光下的丝绸。而另一位常驻奥地利的葡萄酒大师Andreas Wickhoff MW曾对笔者说:“一首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会让雷司令葡萄酒中的清爽高酸仿佛在你的舌尖上跳起芭蕾。”
葡萄酒大师Andreas Wickhoff的黄金配搭:
奥地利布德梅尔酒庄祖冰村圣石园雷司令干白(Weingut Brundlmayer Riesling Zobinger Heiligenstein) ×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或贝多芬及约翰·施特劳斯、门德尔松作曲的其它活泼旋律的交响曲)
酒中清爽的高酸和矿物感的冷冽与乐曲中溪流的欢跃,构成阿尔卑斯山间的对话。
笔者的实践配搭:
圣劳伦特干红(Sankt Laurent) × 贝多芬《G大调弦乐小夜曲》
圣劳伦特干红中的樱桃与黑莓果香的精致清新与弦乐的典雅轻盈,像一场宫廷舞会的邀约——酒未醉人,旋律已先醉心。
04
让我们举杯,听见奥地利!

(奥地利葡萄酒产区布尔根兰Burgenland)
今夜,不妨让酒杯与唱片针一同旋转。当绿威林的青柠香遇上《魔笛》的花腔,当茨威格的莓果味融进《皇帝圆舞曲》的辉煌——你会发现,奥地利的灵魂,早已在音符与酒液中完成了永恒的共振。

[Aileen Lee(右下图左)在奥地利葡萄酒产区施蒂利亚Steiermark)]
留言